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景观设计公司需要正视园林景观设计的五大误区

  园林景观成了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话题,而景观设计这一词汇似乎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档次的一个重要标签。然而,纵观现阶段的景观设计,设计市场相当混乱。社会对该行业的认识心态不一,开发商更多地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光,而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使优秀的作品习惯性流产;景观设计师普遍具有的浮躁心理也使得精品难觅。以上现状让人感觉景观设计正走入误区。
 
  误区一 设计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目前,大多数居住区环境设计简直无视人的需求。为了满足容积率要求,道路、停车场的用地被压到最低的指标,抠出来的用地扩充为绿地来满足绿地率的指标。档次高一点的小区,看起来绿地是大了,植物配置和环境设计好像是有模有样了,但试问:到哪里去找一块儿童嬉戏玩耍的场地?到哪里去找一块老年人休息健身的场所? 真正好的景观设计应该是让人们走出家门,使其置身于自然,而不是透过自家的窗户来观看窗外“美丽”的图案。
 
  误区二 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公司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 需要上档次和创作精品的景观毕竟不多,更多的景观要我们从实际出发,用平常的心态去合理的对待。
 
  误区三 模仿之风盛行
 
  创新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与众不同的形式”。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然而,眼下的行情大不一样,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面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冷静地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
 
  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薄弱,决策人或业主往往把某地自认为好的作品作为范本,不以模仿为耻,宁愿相信现成的也不愿接受新的方案构想。在他们看来,蓝图上的线条是虚无缥缈的,而曾经见过的景观却是真真切切的。业主的顽固已至如此,景观设计师唯有充当描图员,花尽量少的时间以取得效益。反过来,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方案通过率,千方百计地了解业主的意图,迎合他们先入为主的思路,以求得方案一次通过。
 
  误区四 效果图成了取悦业主的根本
 
  时下有个怪现象,方案汇报时,尤其是面对有拍板权的决策人土,墙上挂的全是立体效果图,再加上电脑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帧帧优美的电脑动画配上美妙的轻音乐,难怪我们的领导(或业主)被深深地打动了。可怜那些拿不出漂亮效果图的同行,对着“天书”般的平面图大谈他的精妙构想,听得尊贵的领导(或业主)直打呵欠。可当人们苦苦期待着图面上梦幻般的效果能在现实中实现,猛然发现现场上已是另一般景象,失望和受骗之感才油然而生。靠违反常规的设计程序赢得设计任务后,优秀的效果图师傅们便手足无措了,效果图上夸张了的美丽根本就无法植根于现实的土地,慌乱之中只好靠现场的调整和突来的灵感来实现公众的理想。这样,整套拙劣的设计总算是暴露无遗了。
 
  误区五 设计与施工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就拿树种的配置来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擅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行业的发展需要从业者不断地思考、自省,需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评判以及听到各界不同的声音。令人担心的是社会对景观作品总是一片叫好声,他们更关注的是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它的内容。正是在这种善意的呵护下,景观设计一步步走向误区的泥潭难以自拔。

免责声明:对本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包括图片、文字等),本公司的股东系其著作权共有权人之一,有独立使用该部分内容的权利;经本公司股东授权,本公司有权使用上述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