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休闲度假的观念在升级更新,人们对度假酒店的概念越来越倾向于自然安静,并希望能在大自然背景状态下安抚自己、调整自己和放松自己,新一轮在比较好的自然景观区域精品酒店规划正在悄悄兴起……
那么,如何利用自然景区的天时地利来打造精品酒店?如何将酒店建筑与地形地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如何有机结合当地的民族、民俗和民风以及历史文化?下面我们就分享精品酒店规划设计新概念!
策划先行规划在后
内行人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人打仗前都知道先要筹备粮草,而规划精品酒店前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投资方投入与产出是否可以平衡?投入与回报率是什么关系?投入的风险在哪里?必须在精品酒店规划之前暨前置空间概念——商业坐标,要有个系统的定位,也就是你这个酒店未来的商业结构、消费人群、市场定位、盈利模式、经营方式和业态模式是什么?包括风险评估,不确定预案准备等,这都不是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专业,而是商业策划师干的活。
精品酒店往大处说是高于5星级酒店的浓缩精华版,它可能在功能服务上,方便客户和环境融合创意上比五星级酒店更有自己的话语权,灵活性和独立性;往小处说精品酒店因为体量较小,可能在使用体验细节打磨上,更讲究人性化的细微关怀;在观赏方面,精品酒店景观设计概念模式应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当然,要策划一个有商业价值的精品酒店规划,还必须在商业定位和建筑形态上找到合适的对接口,也就是精品酒店的商业模式用什么建筑形态、室内形态和景观形态平台来承载,往往一个优秀的精品酒店系统规划平台,不仅能兜住往里面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同时也能在精品酒店的前置空间对未来实施、未落地的计划会有一个比较靠谱的、可操作的系统保障,也就是对投资者信心做了一个周密的风险评估。让投资者在投资的预期空间上锁定更多的根据,而这些根据就是精品酒店的前期商业策划。
建筑规划与地形地貌
解决了精品酒店的前期商业策划,就等于找到了规划精品酒店设计的“钥匙”和进口方向,当你的精品酒店商业模式结构完成后,与之相成的精品酒店建筑形态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和线索基本清晰。
一般精品酒店规划有两种形态:一是旧房改造,在原来建筑形态中做文章;二是在某一地形地块直接规划。如果说前者是一幅已画好的画面,你必须有修改图画的眼力和能力,而后者则是一张白纸,交由你创作绘画。两种不同的植入形式产生两种不同的规划思想。前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旧房改造和酒店设计相融合能力外,还必须有对周围围合这个老建筑、老房子与酒店功能关系的和谐审美处理。比如:引入阳光方式是否会给周围邻居生活带来影响?酒店大门的植入通道、动线与方向是否合理?改造旧房部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拆除?新与旧如何对接?用什么结构支撑?用什么材质做表面处理?同时你规划改造的酒店形象与周围的建筑形态走和谐之路?还是标新立异?这里面大有学问。
后者则是全新规划,不论这块地是依山傍水?还是山坡荒地?或者还是山凹之中?这对精品酒店的植入对接、对接形态和落地根据都必须有详细的说明。所谓平整土地要看原土地上的资源属性是什么?比如有无河流树木和植被保留和改造的考虑?有无纬度高、山体高,要对日光处理的思考?有无对当地气候光照特殊的要求?当然还有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对高低错落建筑群资源优势的点位分配,对交通流线的合理规划,对水环境落差的创意展现,对景观设计的标新立异;比如对当地民族、民俗和民风的考量?对当地传统村落基本形态的尊重处理等等,都要求我们对其精品酒店的输入方式要有一个合适的、全盘的、系统的表述方式。
说的再清晰一些,也就是你的精品酒店座落在什么区域?什么纬度?什么地块形态?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地块形态,有不同的区域和地域文化特征,对不同的区域精品酒店前期空间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手法。我以为最好最实际的处理手法应是“因地制宜,因文化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气候不同而有所区别,因环境不同而有所处理。”而不是一刀切,或者是同质化模式遍地开花。
建筑形态的样本
作为精品酒店的投资方,对每一个精品酒店的投入,我认为不仅仅是对都市人久附压力的一个释放;也是对都市人精神上的一种缓冲;同时也是对人的休闲放松模式的一种心理环境再生,甚至对修心养性的一个沉淀,对世界观的一种内省和反思。
从美学情景角度上说,精品酒店在建筑形态学应是因地制宜的美,应是地域文化的美,应是民族民俗民风的美,应是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嫁接的美,应是适应当地气候、海拔和植被环境的美。
免责声明:对本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包括图片、文字等),本公司的股东系其著作权共有权人之一,有独立使用该部分内容的权利;经本公司股东授权,本公司有权使用上述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