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自1993年开设以来,始终坚持把教育教学放进区域发展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与时代同频、与产业共振,紧紧围绕生态文明战略,自觉承担起新时代“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对高素质园林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岗课训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新时代园林工匠人才。
江苏农林职院:这样培育新时代园林工匠人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校门(风景园林网配图,来源学校官网)
以问题为导向,谋求变革
问题向来是探索与实践的出发点,学校直面原有园林专业标准未细化到课程、技能标准,难以满足园林新技术对工匠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法缺乏创新,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工匠精神;原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校内评价和课程考核为主,难以保障人才培养成效适应园林产业发展等问题,积极探索培育新时代园林工匠人才途径,为城乡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路径
有问题就要一个个破解,学校科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创新实施“岗课训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使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开发园林工匠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将世赛园艺等项目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技能大赛规程;分析职业能力和课程目标,绘制岗位能力—课程矩阵图,制定课程标准;将工作任务从知识、技能、素养与工匠精神4个维度进行颗粒化拆分和系统化重组,形成适应岗课训赛教学的若干个技能点,制定技能标准。形成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保障教学各环节紧密支撑园林工匠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引领高职园林类专业建设发展。
——创新“岗课训赛融通”园林工匠人才培养模式
因产设岗确立“三岗位”,基于园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设计、施工、养护“三岗位”方向,实现因材施教。因岗设课定制“三课程”,根据岗位核心能力细化工匠人才能力指标,建成专业基础课、岗位核心课、工匠顶石课等42门课程,实现岗课融通。因课设训实施“三实训”,运用虚实耦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虚拟造园掌握施工流程与规范、跟岗造园训练单项技能、顶岗造园培养综合技能,实现课训融通。融赛于课开展“三大赛”,牵头制定园艺等赛项省赛、国赛、世赛规程,将竞赛规则、技术文件、评分标准融入课程,建成教赛结合课程11门,实现课赛融通。“岗课训赛融通”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有匠心、会匠知、善匠技、勇创艺”的园林工匠人才。
——构建虚实耦合的实训平台
与“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江苏中植生态农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现代农林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世赛园艺赛项中国集训基地,打造虚实耦合实训平台。同时,对接岗课训赛的要求,建成“一园两室三坊”实训基地。
——打造工匠型混编教师教学团队
联合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等151家知名园林企业成立江南园林产教联盟,制定人才柔性引进管理办法,组建“名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工匠型混编教师教学团队。
——建立园林工匠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组建学生、教师、校友及用人单位“四主体”评价团队,通过校内和校外循环对课堂教学效果、课程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毕业生发展4个环节进行评价。校内循环评价由课堂、课程、专业3个评价环节组成,采用一单元评课堂、一学期评课程、三学年评专业的评价方法,保障单元教学目标、能力指标、毕业生核心能力组成“目标链”的达成。校外循环评价以内外部需求为评价标准,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订园林工匠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岗课训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项项改革创新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并产生共振叠加的实际效果,使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迸发出澎湃活力。
以效果为导向,谱写华章
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5人,人社部门“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互联网+”国赛金奖一项、银奖两项;获江苏省技能大赛一等奖52人、“技术能手”称号4人、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5项。
园林专业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标准7个,完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两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两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门。
牵头制定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等国赛规程、《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园林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被300所院校借鉴应用;“园林工匠”人才培养经验被62所学校借鉴;参与制定全国《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负责人评价标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负责人人才评价培训教材《营造技艺》。
免责声明:对本文章中的部分内容(包括图片、文字等),本公司的股东系其著作权共有权人之一,有独立使用该部分内容的权利;经本公司股东授权,本公司有权使用上述部分内容。